笔者在走访中发现,虽说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”,可对于南阳各地的人来说,婚俗程式中“说亲、合婚、定亲、下聘、送好儿、迎娶”6大步骤,却都能娓娓道来。现实中,男方送见面礼、送订婚礼、挑吉日等项目仍然“流行”,只是一些细节有了新的解释。如女方在订婚回礼时送出男衣男鞋,寓意已由过去的寄托生育希望,变成了岳父母对于新女婿的喜爱和娇宠,以及对男方聘礼的回赠。
与此同时,一些存偏见的婚俗已被摒弃:如成亲之日,嫂子不准相送,因嫂与“扫”同音,不吉利;男方迎娶时,坐一男童当“压轿娃”,希望女方生男;“新婚三天无大小”,婚礼上捉弄新郎父母;“闹洞房”来驱邪避灾……
品“俗”
列入“非遗”的《发嫁歌》
“太阳出来一点红,千金姑娘上楼棚。千金姑娘楼棚跨,一溜金莲到婆家。在家是个贤惠女,出门贤惠还是她……”(选自桐柏婚俗歌谣《发嫁歌》)根据南阳传统,新娘在出门时,即使心情高兴,也要装出哭相,因此旧时南阳各地都编有很长的煽情《发嫁歌》并流行民间。在桐柏县文化局,记者了解到,桐柏婚俗已作为南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,被大力保护、整理,其中就包括《发嫁歌》。
在桐柏县文化馆,从事婚俗研究多年的副馆长李修对告诉记者,桐柏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封闭,婚俗经过300多年的兴起、发展和传承,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原生态表现形式。“以《发嫁歌》为例,一般由父母、姑姑来唱,因为感情真挚,那调听起来特别有味儿。”此外,还有《装箱歌》、《结婚歌》、《扫床歌》、《闹房歌》等等。李修对现场演示起了包含俏皮祝福的《扫床歌》:“头把撒的是长命富贵(喜哟——),二把撒的是金玉满堂(喜哟——),三把撒的是三得济,(喜哟——)……”这些歌谣一般是一人唱多人和,有参与有互动,热闹、喜庆。现在县城娶亲,还有很多家庭会唱这些歌,送女或迎亲,抒发亲情,一代代这么唱下去,很打动人。
说“俗”
条条大路通“幸福”
在走访中,笔者了解到南阳婚俗的众多细节讲究,几乎没有两个人的说法是完全一样的。单是一个男方送订婚礼的清单,女方陪嫁的“必备物品”,就有无数版本。不过,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,这一切与幸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,所有的风俗习惯只是锦上添花,而不是命中注定。